今评媒:72万买个北京户口到底图啥?

2014年08月25日18:09     第38期      我有话说(0人参与)

作者信息

云清

新浪新闻中心出品

  “人们需要北京户口,不是因为它会带来幸福,而是因为它会制造很多不幸福。”在关于“13人倒卖进京指标被捕”新闻的讨论里,这是一条普通的网友的评论。

  8月25日,据《新京报》快讯,田某某等13人因倒卖进京指标被捕,此团伙已为80余人落户牟利300万。

  在中国,似乎没有什么是不能倒卖的,从演唱会的门票,火车票到大医院的专家门诊,进京指标,只要是紧俏的,有需求,都会有市场。而恐怕在这诸多倒卖中,没有一样的利润能像户口这般了。

  北京户口的价值是其背后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差额,什么时候公共服务均等化了,户口黑市也就自然消亡了。

落户水涨船高 户籍背后的巨大公共服务差异

  据报道,这次倒卖进京指标的问题被警方重视,是因为一篇名为《北京户口网上标价30万》的文章,文章里署名小黄的网友自曝了因买“进京指标”被骗的经历,不仅5000元的定金无回,自己的户口原件等材料也一同寄去石沉海底,想要为自己买来北京户口,一时间却成了黑户。

  其实关于北京户口,“黑市”一直有明码标价,近些年更是水涨船高,据媒体调查,从90年代的2万涨到现在的72万。文章提到的30万那还只是应届毕业生的价格,对于非应届的“落户手续费”在2007年就曾有外来务工人员花76万买北京户口被骗的新闻。这样的高价令人咋舌,明明有“户钱两空”的风险,可总有人甘愿抱着钱往火坑里跳,可见对他们来说,即使是大几十万的高价,他们也认为换了北京户口是值得的。换言之,他们认为北京户口的价值高于几十万元的费用。在婚恋网站世纪佳缘工作8年的情感专家李楠告诉媒体记者。尤其是在2010年北京先后限房限车,使得现在明确要求对方必须具备北京户口的,占了客户的40%。

  有不少媒体都做过分析,一个北京户口到底能拥有多少的价值?户口实在牵扯太多方方面面,买房,教育,就业,交通,生育,医疗,养老……甚至,如果你拥有北京户口,意味着你在择偶上会更有优势。

  至于费用,也有账可算。

  在买房方面,京籍户口可以申请限价房,以2010年标准为例,限价房的最高价比商品房平均价格要低近9000元每平米,以夫妻平均建筑面积51.96平米来算,光买房一项就省了46万。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非京籍的小孩在北京只能上民办幼儿园,每个月费用平均多出公立幼儿园800元,到了上学,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北京户口每年需缴纳3000元以上的赞助费,到了高中,每学期的择校费高达5000以上,三年就是实打实的3万,算到18岁毕业,非京籍的小孩教育需多花费至少8万5。这还是算顺利的,因为高考以户籍划分,非京籍的学生要回原籍参加高考,并不能算进学校的升学率,学校一般也不愿意接受外地户口的小孩。而京籍的考生北大的录取比例可是比非京籍的多40多倍。

  仅买房和教育这两项,北京户口就已经显示出了54万多的差异。更无法细算其中各种手续的艰辛。

  不仅仅是钱的差异。随着车房“限购”规定的出台,北京户口的优越性越发凸显。很多兢兢业业工作好多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单位的疏忽漏缴了社保无缘买房买车资格的新闻屡见不鲜,所享有的公民权利还不如一个有北京户口的无业游民。不仅车房,户口与实际居住地的分离,也让很多手续变得复杂,结婚证,准生证,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必须回到原籍”去办的种种证件成为在北京生活的非京籍人士的头痛根源。

  如此来理解“人们需要北京户口,不是因为它会带来幸福,而是因为它会制造很多不幸福”的说法,便能理解期间的无奈和感叹。

  试想,如果没有这些种种的限制,北京户口还剩下什么呢?“外地人不是稀罕北京户口,而是需要户口背后的天赋权利。户口在权利上划了一条线,线这边的可以有,线那边的不能有。正是这条线,使得北京户口具有了含金量。”媒体人凌书岩的文章《外地人根本就不稀罕北京户口》曾就北京户口价值的讨论在网络热传。

  户口当然不是万恶之源,可北京户口背后的公共服务差异让人们对京户趋之若鹜。进京指标成了瑰宝,不法分子借此发家,抓住的就是公众对户口背后的公共福利的垂涎,或是对户口背后种种限制的害怕。

  户口越来越值钱,没有户口的人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愿意用钱来消减没有京户带来的麻烦,如果可以消减。

如何才能成为“北京人”?

  户籍改革在推进,7月3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多少人捧着条款,研究着自己落户的希望。《新京报》在8月2号刊发文章,总结了“7类人可落户北京”。父母一方为京籍的新生儿,高端人才,有“进京指标”单位接收的应届毕业生,有条件投靠者(投靠配偶或子女),劳模,商人,考公务员等。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北京将会及时出台积分落户制度。这让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看到了一点点“落户”的希望。

  在北京,人们会问“有户口”么?其实是对“有北京户口么”的简称。可不可以理解为,在北京,没有北京户口和“没户口”也差不多。

  根据《北京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的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数,俗称“北漂”,超过了800万。而北京的常住人口总数为2114.8万。超过三分之一的“北漂”人数,忍受着户籍带来的不安定感。

户籍改革曙光几何

  积分落户制度的意见提出让“北漂们”看到了落户的希望,这让人想到全国落户第二难的上海已经在2009年开放了“居住证转户口”的政策,符合条件的来沪创业、就业人员均可通过申请以获得上海户籍,也就是所谓的积分落户政策,究竟落实得怎么样呢?有人顺利拿到户口么?

  《中国经济周刊》8月19日刊发报道《小伙谈积分落户上海:好比万里长征终到延安》讲述了“居转户”的故事。成功将居住证转为上海户口本的主人公孔佟伟被人多次问过同一个问题:“居转户”到底哪一步最关键?孔佟伟的回答永远是:“都重要,每一步都缺一不可,而且不能有任何差错,任何一步不符合规定都要推倒重来。每个人遇到的问题都有相同之处,但又各有不同。唯一能做的就是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的韧性。”

  上海市政府和迁出地政府沟通不畅等问题也曾让不少办理“居转户”的人来回辗转暗无天日,2016年12月31日后,上海将出台新的政策继续推进户籍问题改革。现有办法期限的设置也让人们焦虑不安。

  大概在“北漂”们的严重,上海外来务工人员的焦虑也是一种幸福,起码是有盼头的,有方向可以去努力的。

  游走在法律之外的户籍黑市当然是见不得光的交易,可是见得到光的制度呢?如果有一天户口背后的公共服务不再有那么大的差异与限制,户口的黑市也就不攻自破了。

分享到: